12月19日晚上,基础部“美育讲堂”专题教学活动在理化楼三层党员活动室举办。我校闫晓华教授应邀做了题为《赓续黄河文脉、以美育人润心—山西地域文化视觉图像转化》的专题讲座。本次活动由教务部主办,基础部承办。基础部副主任杜广华、团委书记郭玮、辅导员吴迪和武云飞等以及我部学生参加了讲座。讲座由基础部副主任杜广华主持。
闫晓华教授首先从国家和山西省的政策层面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简要介绍,从当代价值、文化标识和遗产保护三个方面阐述了黄河文化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通过大量鲜活生动的案例和视频,详细讲解了绚丽多彩的山西黄河地域文化的概况和特点,通过图文赏析带领同学们了解山西辉煌的晋商文化、太行文化、河东文化、佛教文化、社火文化、饮食文化等,给同学们呈现了一幅壮美的具有5000年文化底蕴的山西黄河文化画卷。闫晓华教授强调,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黄河北自山西省偏关县老牛湾入晋,一路奔腾,全程流经山西965公里,像一条巨龙,环绕三晋大地的整个西部和南部。呈现着最具代表的黄河自然文化景观,孕育了最具民族魂魄的黄河精神。山西黄河流域是推动中华多元一体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涵养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区域。深入挖掘山西黄河地域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保护、传承、弘扬好黄河历史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